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美术高考 研究生 自考 成人高考 专升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论文 驾照考试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检员 单证员 教案 专题 考试资讯 文档
 3773考试网 - 高考 - 全国高考 - 北京高考 - 正文
2013高考 福建高考 福建省质检 各省高考 历年资料 高考志愿 录取分数线 招生计划 高校招生 录取查询 招生章程 成绩查询 招生简章 高校专业 高考试题答案
高考满分作文 高考作文 高考政策 高考模拟题 招生专业 高考大纲 心理减压 高考状元 自主招生 保送生 公安警察院校招生 美术高考 高校频道 高校分数线 各省分数线
全国高考 北京 上海 广东 山东 江苏 浙江 湖北 四川 天津 陕西 湖南 福建 重庆 安徽 辽宁 江西 海南 宁夏 吉林 山西 广西 云南 新疆 黑龙江 青海 甘肃 西藏 河北 贵州 河南 内蒙古 香港 澳门 上海春季高考 天津春季高考 山东春季高考 福建高职单招 重庆高职单招 浙江高职单招 吉林高职单招 单独招生 港澳台联招

北京高考填报志愿八大最纠结问题观点PK

来源:北京考试报 2013-5-2 15:48:58

填报志愿八大纠结(一)
北京考试报记者 许 卉

  十年寒窗苦读,考出个好成绩固然重要,但拿着这个成绩选择一所怎样的大学,更决定了考生的人生轨迹。北京高考填报志愿将在5月12日至17日进行,从本期开始,本报将联合新浪教育频道共同推出“高考填报志愿八大最纠结问题观点PK”。

本期将就填报志愿是“参考排名还是参考成绩”、“选好学校还是选好专业”两个问题展开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共有1135人参与调查,其中54.5%的人选择先看排名,45.5%的人选择先看成绩,多数人选择参照排名填报志愿。

  支持参照成绩的人认为,将报考学校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作为参考是比较保险的,但对于为什么“保险”并没有给出答案,只是表示这种参照成绩的做法比较简便直观。

  选择看排名的人认为,对填志愿来说,看分数并不可靠,因为每年题目的难易度有所不同,每届考生的情况也不同,不可能今年的分数分布情况与往年一样,而排名则相对可靠得多。所以,填志愿要以考生的名次为依据,因为说到底,学校录取也是按名次录取。这部分人认为,考生在填报志愿前对自己做定位,有助于“找准”自己的位置,志愿才能填得恰如其分。

  专家提醒,填志愿要做好两个定位。第一个定位是给考生定位,依据平时成绩和模拟考试成绩,找出考生在全区考生群体中的位置(上、中、下,注意不看分数看名次),这叫基本定位或基本评估。第二个定位是给大学定位,依据北京教育考试院高招办提供的全市3年高考录取统计资料,从中找出某所大学在所在录取批次中的位置。这种定位不用十分精确,只要找到大概的分数范围和排名即可。

  尽管多数人选择了填报志愿优先参照排名,但专家也指出,无论是只看排名还是只看分数都有不足。如果光看分数,平时考试和高考卷有很大区别,分数体现的是考生之前的考试,不代表未来;而如果只看排名,那目前的排名是由目前的分数决定的,所以说区别不大。建议考生搜寻去年各个学校的录取人数及高低分数值。由于每年参考的人数不一样、招生计划也不尽相同,如果单一地以分数线或高考成绩作为参考,在志愿填报时可能会出现较大的误差,将两者结合才是最佳选择。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共有493人参与调查,53.8%的人支持选好专业,46.2%的人支持选好学校,多数人认为选好专业更重要。

  支持优先选择学校的人认为,学校的名气和学习氛围很重要。“985”、“211”工程这类名牌大学,在全国享有盛誉,社会认可度高。高考成绩能高出这些学校提档线的考生,可以先考虑进院校,再考虑选专业。因为进入大学后还有其他机会:有些大学是按大类招生的,在基础学科学完后再分专业,还有选择的机会;有些大学有转专业机会;有些大学有辅修的机会,只要修满一定学分,就可以拿到第二个学位。

  这部分人认为,除非考生对自己的爱好、能力非常了解,否则高中刚毕业的孩子很难弄清楚自己究竟适合学什么专业。这个时候选择一个好学校会更加合适,毕竟一个好的学校可以提供更多的优质资源、更大的平台和更多的选择机会。

  支持优先选择专业的人认为,考生填报志愿时考虑的重点是自己的职业倾向。由于现在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很大,高考时考生都考虑去报一些相对热门、就业好的专业。对于有明确职业意向的考生来说,优先选择专业是一种明智的思路。“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有明确兴趣方向和专业理想的学生,在大学学习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为将来的职业之路打下扎实的基础。

  有关专家提醒,在填报志愿时,全面的考虑应该是学校、专业并重。考生自身实际和人生规划方向才是寻找答案的出发点。如果大学毕业后直接就业,专业的选择就比较重要;如果大学毕业后想出国或继续深造,那么对专业的要求可以有所放宽。

  现在高校中有一部分学生,当初单纯考虑选学校,忽视了专业的重要性,录取时却被调剂到一个不喜欢的专业,读得很“痛苦”。根据统计,近几年大学退学事件,70%以上发生在大一,退学原因主要是对所学专业毫无兴趣、不适应学校的学业要求以及没有学习动力等。

  还有些考生、家长抱着“先进校门再说”的想法,希望进大学后再转专业。目前,大多数高校对在校大学生转专业是有条件的。考生不能完全把希望寄托在入学后转专业上,至少应该清楚知道所填学校是否能转专业,需要哪些条件。在选择专业时还要考虑几点:一是明确自己的兴趣和潜能,从实际出发,不要跟风。二是理性看待“冷”“热”专业。所谓的“冷”与“热”不是一成不变的。三是看专业就业面的宽窄。有的专业虽然就业很好,但就业面却较窄,只有一、二个行业需要,而有的专业却广泛分布于多个行业,就业面较宽。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